10個永續生活習慣:清理電郵、種植盆栽也入環保 綠色生活新常態
1 / 電郵也要斷捨離
不少電郵及雲端儲存空間免費又多功能,容易堆積過多電郵及文件而爆滿,除了浪費儲存空間,原來佔用的網絡流量會產生二氧化碳排放,一個電郵會產生0.3克的碳排放,帶有附件會產生50克碳排放,全世界每人只要刪除50封電子郵件,所節省的能源相等於27億顆電燈膽。
2 / 減少用使用視像鏡頭的次數
最近研究顯示,1小時的串流或視像通話會產生150 – 1000克的二氧化碳,不過只要在通話期間關閉鏡頭,就能減少96%碳排放。下次的Zoom會議,可以有理由不開鏡頭了!
3 / 電器用後要拔插頭
每月出糧就是為了交雜費,電水壺、電飯煲、微波爐、氣炸鍋等,不管是甚麼電器,只要插上電源就是處在「待機模式」,是持續耗電的陷阱,所以用完電器和電子裝置後關機,記得要拔走插頭,每年可節省不少電費。
4 / 種植盆栽
植物不但療癒美觀,還有助淨化空氣。根據NASA的乾淨空氣研究 (Clean Air Study),在室內種植植物能減少空氣中的有害物質,並推介了虎尾蘭、白鶴芋、印度榕、棕竹等幾種容易打理的植物,有助過濾甲醛、一氧化碳等雜質,是天然的空氣清新機,而且打卡一流。
5 / 洗衫盡量裝滿洗衣機
越來越多衣物由人造纖維製成,洗一件衫相當於釋放70萬條塑膠微纖維到海洋及食物鏈。每次洗衫將洗衣機盡量裝滿,慳水慳電之餘,研究發現衣物之間減少摩擦,有助降低微纖維釋放,那就不怕吃魚吃到微膠粒了。
6 / 洗衫選擇低水溫及快速模式
一般家庭常用40度水溫、85分鐘的洗衣模式,研究顯示用15度30分鐘的方式,能減低微纖維脫落量30%,如果歐洲每個家庭都這樣做,每年能減少3,800噸以上的微纖維。而且洗衣機將水加熱,正是耗電量最高的時候。
7 / 轉用番梘取代沐浴露洗手液
沐浴露、洗手液成分大部分其實是水,用完後膠樽就變成垃圾,相比之下番梘包裝較少更減廢。可能有人認為番梘又濕又黏不夠衛生,但根據美國《紐約時報》曾引述的學術研究,原來肥皂上即使有細菌,但是不會在洗手時轉移到皮膚上。
8 / 刷牙關上水喉慢慢刷
刷牙3分鐘,如果水喉長開,溜走的水估計能裝滿15個1公升的水樽,有夠誇張。關上慢慢刷牙,不但節約用水,也能仔細刷得乾淨,保持口腔健康。如果你願意多走一步,還可選擇用竹柄牙刷替代塑膠牙刷,減少製造塑膠垃圾。
9 / 煮食用鑄鐵鍋
如果你會煮飯,鑄鐵鍋其實是很環保的廚具, 因為傳熱性極佳,只需使用細火就能長時間燉煮,用更少的能源就能完成一餐飯,還有效減少油煙。當然,如果追求款式買到全屋都是鑄鐵鍋就另計了。
10 / 購物提款不拿單據
列印單據的「紙」是不能回收的。感熱紙表面有顯色劑、防水塗層等化學塗料,透過熱感將文字打印出來,不過非常難洗走,會影響回收再造紙的質素,屬於無法回收的複合材質,不能放入廢紙回收箱。主動要求不要收據,便可避免浪費。